1.本校創設於民國十年七月一日,最初以三山國王廟為校址,名為高雄第三公學校。
2.民國十三年四月高雄第一公學校內惟分校及第二公學校三塊厝分校併入本校,學童激增,原借廟舍不敷應用,乃遷至現址。

3.民國二十六年改名旭公學校。
4.民國三十年四月又改名旭國民學校。
5.民國三十四年八月日本戰敗投降,本省光復,十二月奉令易名為高雄市第七國民學校。
6.民國三十六年奉令改名高雄市三民區三民國民學校。     

7.民國三十八年九月改名為三民示範國民學校。
47.12   韓國教育參觀團來本校訪問
48.3   舉行反匪「人民公社」大單元觀摩教學
48.6   幼稚班遷入新教室,並籌備落成典禮
49.4   參加市運會體育表演成績特優榮獲市府獎狀乙紙
49.4   泰國華僑教育考查團來校參觀並稱讚本校為最優良之國民學校
49.6   新建雄偉校門全部竣工
49.7   本校大門及圍牆落成典禮
49.7   本校科學館奠基典禮
49.12   新建五間教室落成
50.1   成立美勞、史地、唱遊教室及兒童閱覽室
50.3   省議會教育小組蒞校視導
50.5   舉行本校第四屆運動會
50.6   台北市幸安國校老師來校參觀分科教學
50.6   高雄縣美濃國校來校參觀分科教學及課程編排冊
50.12   舉行音樂館及兩間教室落成及音樂會 

8.民國五十七年本省實施九年國民義務教育再改現名:高雄市三民區三民國民小學。  

9.由於第二期市地重劃,學區環境改善,地方日趨繁榮,學童亦隨之大量增加,  為應實際需要,經向市政府爭取於五十九年五月增建室二十四間,調整班級為九十六班,成為全市班級最多之小學。 

10.民國六十二年十二月八日與澎湖縣望安國小締結姊妹學校。
11.民國六十五年六月改建玄關校門落成。
12.民國六十六年三月改建校前圍牆及半面採光教室二十四間。
13.民國六十九年九月大同樓靠鐵道三樓九間教室呈現龜裂剝現象,經呈報市府勘查核准改建四樓(八間)教室,作為創校六十週年獻禮。
14.民國七十六年五月新建綜合球場兩座。
15.民國七十九年六月一日新建三民樓普通教室十六間,特別教室三間,地下室六間,廁所四間,作為創校七十週年獻禮。
16.民國八十一年三月配合校園整體規劃,校舍更新拆除幼稚園教室三間、倫理樓六間、廚房、音樂館、游泳池及廁所。
17.民國八十三年九月拆除唱遊中心。
18.民國八十三年九月拆除民主樓九間、自由樓十二間、博愛樓六間、光復樓九間共三十六間。
19.民國八十四年十月興建PU運動場,綜合球場二座、躲避球場二座、網球場一座。
20.民國八十五年一月興建博愛樓普通教室十六間、特別教室四間、地下室五‧五間、廚房一樓。
21.民國八十五年十二月修建光復樓,並於八十七年三月竣工完成驗收。
22.民國八十七年六月興建連接走廊(博愛樓連接大同樓)
2
3.民國八十八年三月興建防制噪音隔音牆工程。